【全球独家】阳谷县张秋镇:夯实党建强根基,风正帆满逐梦行

2023-02-21 16:13:50来源:大众网


(相关资料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苏培贞 聊城报道

近年来,阳谷县张秋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统揽全局,抓基层强本固基,抓示范带动提升,抓集体经济促乡村发展,通过强基础、抓重点、补短板,不断提升全镇各领域党建工作水平。2022年张秋镇党委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全县“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年”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主责主业,落实第一责任,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融合,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抓规范、强根基,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一是从严从实抓好制度落实。通过对党员活动室、党建材料的“每月抽查、每季通报、每半年考核”的形式加大对基层党支部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抓“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等各项制度落实,持续打造过硬党支部。二是用好用活主题党日。通过开设专题党课、邀请优秀支部书记、电商专家授课等方式,结合重点工作,每月一主题,全面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干事创业技能,切实发挥好“两委”班子和党员在强村富民中的旗帜和尖兵作用;三是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力量。在疫情防控一线、带头致富谋发展等环节中注重对优秀人才的考察识别,通过召开恳谈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在外人才“回引”活动,夯实村级党组织发展的后生力量。

重引领、谋发展,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力”。一是转变干部发展理念。2022年张秋镇持续加大对村“两委”干部的培训工作,通过总结学习“王庄模式”,鼓励全镇村“两委”干部向王庄进行学习,在全镇掀起向优秀支部书记学习的热潮,提升工作积极性;到县内外实践基地学习先进技术、到兄弟乡镇现场观摩学习先进经验的方式,开阔眼界,打破村“两委”干部的固有思维,解放思想;通过分批开展“支部书记论坛”“两委干部话发展”等活动,用身边的实例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谋定思路。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年初调整明确各党支部党建指导员,指导各支部谋划制定本村未来三年提升计划,通过“导师帮带制”、全程指导工作,支部引领、规范提升、产业谋划,全力打造“支部领办合作社”品牌化示范点;截至目前调整撤换三名村级党组织书记,打破固有思维,将年轻、有文化、有经营管理经验、有发展思路的人才选到村“两委”班子中,建强“领头雁”队伍,赋能乡村振兴。三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2022年充分发挥镇党委抓总、行政村党委(党总支)派驻指导、自然村党支部具体负责的三级党组织书记齐抓共管村集体经济发展作用,压实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人责任。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对包村干部、党建指导员与支部书记年终度考核制的重要内容和评优推先的重要依据,将管理办法与村干部工资报酬挂钩,拉开档差,凭能力和成绩取得最高工资报酬。以此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清晰,不断激发基层干部主动参与此项工作,让有作为的干部有奔头、有甜头。

创品牌、树亮点,走好富民强村“实践路”。一是延展“王庄模式”。张秋镇将依托现有的支部领办合作社、水发集团的土地流转、运河文化等有利资源,在全镇范围内结合“王庄模式”推广新一轮“党建+土地流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支部引领,组织先行,农民以土地入股,龙头企业进行承包,采取“党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三年的时间将镇区所有土地完成流转,截至目前张秋镇14个行政村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5个,超100万的村达到2个。二是力推“西街模式”。张秋镇西街村通过对本村资产、资源、资金状况的进一步认真梳理,西街村党支部对产权界定不明晰、资源长期闲置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合理利用。对集体资产西街小学重新发包,年新增集体收入6万元。将7亩坑塘和闲置“三荒地”整理后外租,既节省了养护资金,又可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三是发展边角经济。充分利用所辖村庄的路边、坑边、河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发展经济林木、林果,采用集体投入、分户管理、收益分成的模式,签订管护合同,增加村集体收入,努力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走出一条新路子。(作者:阳谷县张秋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关键词: 集体经济 支部书记 龙头企业 管理办法

上一篇:
下一篇: